导读:个人简介任飞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现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兼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科研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建筑分会理事。在公共文化建筑、教学科研建筑、极地建筑等领域进行了多项实践,关注建筑与其所处环境的整体和谐
个人简介
任飞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现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兼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科研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建筑分会理事。在公共文化建筑、教学科研建筑、极地建筑等领域进行了多项实践,关注建筑与其所处环境的整体和谐性,以及地域文化的延续性。主持、合作完成40余项建筑设计项目,包括中国南极长城站“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中国南极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中山站工程、国家植物博物馆、国家电网电力科技馆、钓鱼台国宾馆3号楼及网球馆、北川抗震纪念园幸福园展览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平遥国际电影展电影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校区土交测绘学院、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江门市档案中心、清华大学北体育馆等。
2021年参与了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大型公共建筑后评估与城市评价体系研究)、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公共建筑后评估的城市更新信息采集与诊断分析平台研究),主持了一些横向课题。例如:南极科考站建筑设计导则,建筑逆向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基于型材的钢结构公共与居住建筑标准化研究与应用等。
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设计作品曾获国家级、省部级、行业、国际等奖项三十余项。他在可持续建筑理论和设计方法论领域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华夏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鉴定奖、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特别展金奖,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同时受聘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传承与接力”校友导师、清华大学乡村工作站设计导师,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建筑面积:38280㎡
项目前期设计基于建筑策划理论统筹空间功能,围绕“强使用、弱观演”的定位,强调功能立体使用、场地灵活划线和空间叠合式设计,使不同运动场地在垂直方向上叠合。例如:网球场和篮球馆的复合设计,以及将冰球馆上空桁架空间改为乒乓球馆。项目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了结构高度和挠度控制等问题,在争取最大综合使用效益的同时,注重全时段运动、社区开放、体育文化展示等多元需求,为清华大学师生提供全面的体育和活动支持,从而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响应“无体育不清华”的新时代健康生活号召,打造新一代高校体育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