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名人堂 >   正文

中建三局董事长陈卫国:加快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

导读: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下,通过战略引领、机制优化和聚力攻关,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

12b232bf8429dc765dbc131f798914d.png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下,通过战略引领、机制优化和聚力攻关,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我国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着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识别与攻关机制,鼓励以国资央企等领军企业为重要主体,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此次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带来了《关于支持加快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的建议》。他表示,这有利于进一步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推动政产学研用高度协同,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生产力与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从而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筋骨”支撑民族复兴伟业。

  陈卫国介绍,加快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是加快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抓手,可以更广泛地凝聚各方创新主体的合力,实现政策引导、创新供给、成果应用的高度匹配,破解当前存在的三个方面主要问题:一是科技协同创新顶层设计有待完善。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统筹规划有待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各创新主体利益分配、信息互通、深度互信的全链条保障机制有待构建。二是科技协同创新主体动能有待提升。作为协同创新需求方,因资源投入大、产出周期长、成果保护难等因素,企业研发积极性受到了影响;作为协同创新需求方,高校院所对市场创新需求的把握和匹配容易错位,成果转化成功率总体不高。三是科技协同创新示范效应有待加强。由各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的协同创新项目占比还不够高,新型研发机构和各类创新中心的协同项目则载体类型繁多,既不利于创新资源的集中投入,更导致了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多方共赢、可复制推广的示范项目不多。

  为此,陈卫国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支持建设产业创新联合体的顶层设计。围绕产业链的断痛难堵“四点”,科学制定创新战略与规划,特别是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出台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指引,构建有利于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引导创新资源向战略性创新需求流动,形成共享、共生、共赢的产业创新生态;围绕激励供给、补助需求“双管齐下”,通过专项基金、人才引进、融资扶持、专享优惠、税费减免等多元化政策,健全完善创新联合体动态评价、创新价值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研发容错等机制,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二是激发产业创新联合体相关主体的内生动能。激发企业创新动能,组织龙头企业制定“卡脖子”关键技术分级清单,明确创新联合体任务课题,打通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对接通道,创新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鼓励龙头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扩大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自主权。强化高校院所创新导向,发挥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提高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考核评估权重,并建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库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一体贯通产学研用全过程。

  三是强化产业创新联合体示范引领。重点支持一批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功能定位清晰、运行稳定向好的产业创新联合体试点,进一步深化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支持、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培养一批综合示范效能好、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示范项目成果;加大对产业创新联合体项目的专项支持、政策倾斜和建设运行指导,在资格认证、权限审批、课题申请、产业落地、应用场景、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果优先采购等方面予以支持,更好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创新主体。


内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