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 闻 >   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正式开放

导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昨天上午,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举办开放仪式,下午正式对公众开放。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即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未来,这里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市民中心、活力中心和文化休闲娱乐中心,大大提升副中心文化魅力和城市吸引力。三大文化建筑是建筑上的杰作、文化的宝库,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崭

6.webp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昨天上午,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举办开放仪式,下午正式对公众开放。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即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未来,这里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市民中心、活力中心和文化休闲娱乐中心,大大提升副中心文化魅力和城市吸引力。

三大文化建筑是建筑上的杰作、文化的宝库,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崭新地标,更是人民之城的最好诠释。

三大文化建筑提升城市品质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市民可来此徜徉于城市绿心自然之美,欣赏建筑之美、感受文化之美,充分体验这座未来之城的绿色科技人文荟萃和古今同辉。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运营单位国家大剧院、首都图书馆、首都博物馆已做好相关准备,元旦前,三大文化建筑开放面积将达到80%,春节前将达到近90%,明年上半年除图书馆的个别区域外将实现全部开放。

据了解,项目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配套共享设施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是副中心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的亮眼设计,与城市绿心一道成为副中心蓝图中的点睛之笔。自规划建设之初,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就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建设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开放后将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和城市品质,满足市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三大文化建筑标志正式发布

开幕仪式现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正式揭幕,并发布标志。北京艺术中心标志以典型外观为识别元素,由建筑屋顶结构取象的“众”字形寓意文化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青绿色调取自中国古典绘画,紧扣“艺术”主题,延续了国家大剧院的宗旨理念。

北京城市图书馆标志以书为脊,文化似梁。展开的线条为“首”字横向笔画的延展,犹如翻开的书页、不屈的脊梁、沟通的桥梁。图书馆搭建起每个人的“精神建筑”,用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的深厚智慧链接世界。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标志以“京运龙印、风帆舟楫、绵延水纹”为核心图形元素,多义共生。以“运”字为核心,直接突出博物馆的特色属性,加强千年运河文化品牌的形象传播,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

建筑设计灵感源于运河文化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是建筑领域的杰作,三大文化建筑的设计方案均通过国际征集产生,并由中外一流建筑设计团队携手完成。设计灵感来源于运河文化元素,先锋艺术和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将千年前忙碌的运河图景以建筑的形式永久定格,并在建设过程中运用了多项世界领先技术,充分体现了绿色、科技、人文的有机结合。

其中,北京艺术中心又名“文化粮仓”,创意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对标世界级一流剧院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北京城市图书馆又名“森林书苑”,中国传统的“赤印”意象和新型公共空间设计完美结合,超高通透的玻璃幕墙让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馆内两座书山宏大绵延,兼具大空间与小场景,打造“临山间 于树下 勤阅览”的阅读雅韵;大运河博物馆又名“运河之舟”,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建筑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北侧形如船只坚实厚重,描绘出一幅运河图景。

三大文化建筑造型独特、结构复杂,构件加工与施工安装难度空前,攻克了多项行业领域技术难题。北投集团尽最大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实现了三大文化建筑的完美收官亮相。今年5月,三大文化建筑项目以接近满分的优异成绩顺利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11月,剧院项目从来自35个国家的300多个顶级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Autodesk(欧特克)设计与制造大奖”。

现代文明与运河文化在此碰撞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是大运河文化带上的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现代文明与运河文化在此碰撞,成为展示中华文化自信、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窗口和新动力源。

三大文化建筑中,北京艺术中心体量与西长安街的国家大剧院本址相当,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多功能厅和室外剧场,计划通过5年的发展逐步实现年度650场演出、600场活动的预期规模,将吸引世界一流的优秀艺术家进行艺术交流。

城市图书馆藏书能力达800万册,设有少年儿童馆、非遗文献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4个特色资源主题馆,以及元宇宙图书馆、文化交流区等多元服务空间,打造出世界最大的单体阅览室、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国内首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国内面积最大的少儿室外阅读活动空间和最专业的视听艺术馆。

大运河博物馆上展文物约6000件,将与首都博物馆一东一西配合诠释好“都”与“城”的关系。首都博物馆以“都”为核心,聚焦北京建都史;大运河博物馆则以“城”为核心,将北京城的历史发展脉络与大运河文化有机结合,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北京故事。

助力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202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将满十周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收官亮相恰逢其时,是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堪称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将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北京东部地区以及河北、天津部分地区的城市文化功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同时,三大文化建筑的建成投用也将进一步推动副中心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表示:“我们将围绕环球影城、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三庙一塔’景区、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等副中心文旅资源的联动发展,大力发展主题旅游、原创艺术、演艺娱乐等文旅相关产业,扩大优质消费供给,盘活文化资源,精心设计旅游路线,推动形成疏朗有致的文旅产业格局。”


内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