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 闻 >   正文

难忘“冰立方”:中建一局李浩的建筑革新

导读:本期人物:李浩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总经理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获得者他参与“冰立方”改造全过程,实现了“冰”与“水”的自由切换;他从事装配式建筑工作十余年,深切体会了建筑业从传统建筑到工业化转型进阶过程中的变化发展。他就是李浩,一位致力于推动建筑业发展的技术专家,率先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生产布局,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企

本期人物:李浩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总经理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获得者




他参与“冰立方”改造全过程,实现了“冰”与“水”的自由切换;他从事装配式建筑工作十余年,深切体会了建筑业从传统建筑到工业化转型进阶过程中的变化发展。

他就是李浩,一位致力于推动建筑业发展的技术专家,率先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生产布局,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企业建筑工业化和智慧建造的高速发展,共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8项、省部级及以上工法5项、发明专利9项,在科技创新的路上始终砥砺前行。个人更是荣获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2023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是国家级科学技术类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是中国建造师行业的最高个人荣誉奖。


李浩认为,要尽最大努力完美呈现作品,不留遗憾


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为践行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要求,昔日波光粼粼的“水立方”需要“变身”为4条晶莹剔透的冰壶道,以迎接14个国家30支参赛队伍。


“水与冰”的转换自此拉开。

“两个奥运会同用一个场馆进行不同的比赛,在比赛场馆史上较为罕见。”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总经理李浩说。李浩是“双奥场馆冰水转换结构和多业态调适关键技术”子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冰立方”改造全过程。

实现“水”与“冰”的自由切换、让场馆一年四季都得到充分利用存在很多挑战。

“改造过程面临的技术非常复杂,包括快速转换要求,原因是‘冰立方’除了要承担冬奥会常规比赛,还有大量测试赛。”李浩说,这就需要通过技术解决如何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快速地由游泳池状态变成冰状态。

为此,李浩带领设计团队实地勘探冰壶场馆建造工序,研发了冰上比赛可转换装配化支撑结构体系,构建了可移动模块化制冰系统。“冰水转换”系统建成后,只用20天时间,“水立方”就能通过快速组装搭建变成“冰立方”。这也填补了高标准冰上赛事支撑结构和制冰系统改造的技术空白。

场馆改造还有一个重要挑战是场馆内温度的调节。冰壶赛场内要确保3种不同温度并存——赛道需要始终保持零下8.5摄氏度;冰面上方1.5米控制在10摄氏度左右;看台区温度则在16到18摄氏度间,由座椅下的出风口控制送风温度,确保观众舒适观赛。

在这一要求下,李浩和团队又创新了体育场馆“水-冰”转换空调系统多业态智能调适技术,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国家游泳中心围护内壁温度智能预测模型,提出了多业态下环境快速调适算法,开发了多系统参数联调智能调控平台,对场馆实施了良好的温度控制。

他还带领设计团队实地勘探冰壶场馆建造工序,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设计方法,为冰壶场馆量身定制装配构件。每一批构件成品后,他和负责质检的同事都要一块一块测量,确保每一块构件质量绝对合格。冰壶场馆构件安装完成后,经过测量,整体与局部平整度偏差被严格控制毫米级。看到这一结果,他和同事们都松了一口气。

“通过技术手段保障了‘节俭办奥运’的理念的付诸实施,这是在该项目中的最大收获。”李浩说。如今,李浩回忆起那段时光仍觉难忘。“日夜抢工,在技术上也有了重大突破,很感谢这次改建机会,学习到了很多。”

李浩是一位致力于推进建筑行业发展的人。大学时,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李浩就一直关注着建筑行业工业化建筑情况,原因是传统建筑增长模式面临着能耗大、污染重、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当时已是整个行业通病。

2006年大学毕业后,李浩来到一局后便开始研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之路,希望改变行业发展问题。2010年,李浩来到中粮万科长阳半岛项目,这是公司首个工业化项目,他开始在这个项目上寻找答案。

有人问他,“我们干了这么多年的工程都没有出现问题,为什么要尝试装配式建筑?一旦出现问题,你能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吗?”面对这些问题,李浩和同事们一起考察国内已有的装配式建筑作品,经过一系列考察、设计、施工实验和测试,确保装配式建筑的绝对安全。

改革,总要有人挑担子。

事实证明,他们蹚出来的路子是对的。长阳半岛项目荣获国内住宅类科技含量最高的詹天佑住宅小区金奖、中施企协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内建筑类大奖。

2014年,公司任命李浩为工业化建筑工作室主任。工作室成立之初,只有5个人,其中3人是首次接触装配式工程。当时李浩为工作室树立了两个目标:一是通过技术创新、体系创新等科技成果,在建筑工业化行业提高企业影响力;二是通过培育大量专业生产及技术人才,为建筑工业化组创先锋团队,搭建体系创新、标准研发的基础平台。2015年,经过李浩和同事们近一年筹备,中建(天津)工业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率先实现“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生产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由李浩牵头组建的中建(天津)工业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目前正参与北京市门头沟斋堂镇沿河口村灾后重建工作。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住上新家,沿河口村的房屋重建决定采用装配式住宅产品和技术。

采用装配式技术方案正是由李浩策划,“当时有3个建造方案供村民选择,最终选择了装配式住宅技术体系,他们认为由装配式技术建造出的房子更结实。”

“当时提出这个方案也是考虑到装配式住宅技术建设速度快、质量安全、造价低等特点,均符合受灾地区重建工作的需求。”李浩说,我们2023年11月底接到的任务,要在春节前完成重建,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采用装配式结构建造是最高效的方法。

“经过专业抗震、节能设计的混凝土房子要比老百姓砖砌房子牢固结实。”李浩说,设计之初也面临诸多难题,首先是村民的居住习惯,装配式体系做出来的房子会比较单一,为满足村民需求,我们通过设计组建了不同的户型供村民选择;其次是没有可参考的建设标准,我们内部紧急编纂了重建房子应用的企业标准,从设计理念到生产、安装、组合全方面解决了问题。

截至目前,北京市沿河口村重建房子的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完成,预计村民春节前就可以入住。

十多年来,李浩一直在探索装配式建筑的创新工艺。

这几年,李浩又一头扎进了建筑数字化领域。

“建筑业是一只巨大的引擎,会持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巨大作用。”李浩表示,其中,数字化将很好助力建筑业发展,特别是自2020年开始,全行业进入到数字化转型阶段,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行业高速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科技之光。

“建筑业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业,我们建造的每个建筑最终都是人在使用,必须对建造的每一个环节负责。”李浩说,践行工匠精神,也将保证每个建造项目达到高品质,从而促进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李浩:尽最大努力完美呈现作品,不留遗憾

640.jpg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总经理李浩


中国房地产报:作品往往代表着个体的思想与社会化倾诉,在这十几年的工作中,您主要希望通过作品向社会表达什么?

李浩:我们是建筑的建设者,是通过建造方式帮助投资人或设计师呈现作品,主要希望能准确地传达设计者的思考及他对生活、社会的理解,尽自己最大努力完美呈现,这也是建造者对作品的责任。另外,也希望通过建造环节向社会传递建造理念,绿色低碳的理念。

中国房地产报:您一直致力于研究工业化建造、智能建造,在您看来,建筑业为什么要进行高质量发展?

李浩:目前,建筑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在工业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向制造业学习,如果不进行改变,很难跟上市场的需求,会被市场抛弃。这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作为建筑业大国,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也需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房地产报:从目前来看,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还面临哪些困境与问题?

李浩:目前,中国建筑业发展面临着几方面问题,一是工业化技术问题,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包括无人化生产的技术储备;二是现场施工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还不够成熟;三是建筑信息化运用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建筑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工业化建造、智能建造和绿色低碳建造,这需要建筑业主动转型升级,以适应新需求。我们也正在聚焦建筑业“产业链”升级和“双碳”战略目标,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中国房地产报:您如何理解工匠精神?为什么要坚守?

李浩:工匠精神和建造行业自称的“工程师精神”很接近,是对建造的每一个产品每一个环节都要负责。除此之外,还要不忘初心,持续学习,特别是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更需要不断革新本领。

中国房地产报:对于未来有什么新期待?

李浩:作为大型央企,我们不仅要完成企业的使命,还要肩负起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使命和担当,通过向技术转型升级共享发展成果。





内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