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慈善公益 >   正文

与上海互相成就的建筑师与慈善家 ——雷士德

导读:他出生于英国,却在遗嘱中始终将自己视作上海人。他作为一个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建筑师,白手起家,却在多年后成为上海滩数一数二的地产大亨。他生平的大部分资产来源于上海且节俭成性,别人都认为他吝啬,他却最终将多数资产捐出用于投资学校、医院等来回馈上海。他与上海互相成就,他在上海尽情施展自身才华,上海也留下了为数不少他的设计作品。他,就是雷士德。你知道上海有哪些建筑与雷士德有关吗?雷士德(Henry Lest

他出生于英国,却在遗嘱中始终将自己视作上海人。他作为一个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建筑师,白手起家,却在多年后成为上海滩数一数二的地产大亨。他生平的大部分资产来源于上海且节俭成性,别人都认为他吝啬,他却最终将多数资产捐出用于投资学校、医院等来回馈上海。他与上海互相成就,他在上海尽情施展自身才华,上海也留下了为数不少他的设计作品。他,就是雷士德。你知道上海有哪些建筑与雷士德有关吗?



雷士德(Henry Lester,1840-1926)于1863或1864年来到上海,此前他在伦敦接受建筑师和土地测绘师的训练,其到上海是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决定进行的租界测绘相关。他先在法国工部局工务处任职并在任期内完成上海第一次测绘。其后,雷士德成为史密斯洋行的合作伙伴和洋行的主要股东,该行的主要业务是建筑设计和地产买卖。

640-(4).jpg

雷士德

1880年史密斯回国,雷士德接管公司,成为上海房地产大亨;他还陆续参股上海多家洋行、公司,包括字林西报、 英商上海电车公司等。


他与好友马立师长期合作——马立师收购土地,雷士德在其上设计并建造房屋出租。1913年,“雷士德、强逊、马立师建筑师和测绘师事务所”(Lester,Johnson&Morriss,中文名称沿用“德和洋行”)成立。在漫长的执业生涯中,雷士德曾完成外滩怡和河滩的填土工程及招商局码头及浮桥的建造(1886 年左右),还设计了许多洋行建筑并完成了大量沿河码头及栈房的建造。对于建筑师雷士德而言,这是一个骄傲,直到他去世前,还可以看到他经常在那带得意地散步。


尽管雷士德设计的房屋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多数被翻修改建,但是他在沿黄浦江建造的大量码头和仓库一直是上海商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仍存在的较大建筑,有外滩17号的字林西报大楼(现桂林大楼)和南京东路的上海电力公司大楼(现华东电业管理局大楼)等。此外,在北京东路、大名路和长治路一带,至今还可看到一些他所建造的英国式砖木结构的房屋。雷士德很早就对房地产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拥有不少地产,到1926年5月14日逝世时,他已是上海滩上有数的富豪之一,他去世后1年,财产估值为银1434万两,到1932年,在南京路的地产升值居上海第二位,超过沙逊家族

640-(5).jpg

字林西报大楼

雷士德终身未娶,他长期住在上海英侨总会的单身宿舍,个人生活节俭得让人难以置信,穿的是破旧衣裳,从未购置小轿车,上下班坚持步行或乘电车,出门时手执雨伞拐杖。他每天下班前的例行公事是检查所有办公室的电灯是否关好。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每星期必到九江路江西路的圣三一教堂做礼拜。

他毕生从事建筑工程和经营地产事业,对贩卖鸦片或干其它罪恶勾当的西方冒险家深恶痛绝,他富于人道主义精神,对贫民充满同情心。他常说:“我的钱是在中国赚的,我要把绝大部分财产留给中国人。”1926年5月14日,雷士德以87岁高龄逝世,在遗嘱中,他实践了他的诺言,几乎捐出了全部遗产,在上海兴办教育、医疗和慈善事业。这份遗嘱公布以后,在上海滩引起了震动。

640-(6).jpg

雷士德工学院

根据遗嘱以其遗产成立的雷士德基金会,先后建造了一批学校、医院。1932年座落在北京西路1320号的雷士德医学研究院(现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落成。1934年,座落在东长治路505号,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雷士德工学院及附属中学的主楼落成启用(现为上海海员医院)。在今山东路的仁济学院(现为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根据雷士德遗嘱兴建的另一项目,遗嘱指定用100万两银子建造这所医院,规定不设置单人住院病房(必须隔离者除外),穷苦和急需住院的病人应免费接纳并免交一切费用,门诊、病人也免收一切费用。此外,雷士德遗嘱指定赠款的单位和组织也相当多,如虹口华德路12号的圣路加医院、忆定盘路(现江苏路)4号的中国盲人院、董家渡的穷苦小姊妹会、虹口的黄包车夫会、南市(现黄浦区)的穷苦精神病院,等等。与此同时,雷士德还分别指定一些房产,以其租金作为他指定建造的院校的维持费。雷士德基金会解放后迁往英国,但其工作照常在进行。几十年来,由基金会资助去英国进修、研究的我国专家、学者多达四百余人。


亨利·雷士德逝世已经70多年了,上海人不会忘记他。



内容
  • 返回顶部